招远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查看: 4399|回复: 0

[我爱我村] 招远蚕庄镇西曲城村附近有座米山,老辈留下很多传说

[复制链接]
     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29

主题

4413

回帖

1万

积分

大一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5387

论坛元老在线持久文明网友积极分子热心网友财富勋章

QQ
发表于 2020-3-11 09:39:5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|

x
在烟台招远市蚕庄镇境内,有个西曲城村。这个村庄的南面有一座山名曰“米山”,此山并不太高,海拔仅为131米,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,是招远与莱州之间的界山之一。站在山顶东望,灵山山脉为招远之屏障,西观,莱州北乡尽收眼底。
米山基本呈现东西走向,势形平和,顶端均匀的分布着四个波式小山头。从北南望,非常壮观,四个山头自东向西直线排列,形成一道屏障似的展列在那里,使得山前谷地成为一处天然的好地方。历史上记载的“汉曲成” 侯国(县)城,就曾设在此处,曲城村的名字,也是因此而来。

6daddc6088be41fcc9ae218d5b379b57.jpg
(米山位置示意)

从古代开始,米山就算是一处名胜,因此也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。大概七八十年前,西曲城村有一位老翁,绰号“二少爷”,对米山周边的人文掌故相当了解,这次要讲述马王庙和蚂王庙的故事,就是从他那里传来的版本。

传说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,开始巡游治下州县,有一年他从青州启程,一路踏进掖县地界,先在一个大池塘落脚饮马(被称作“饮马池”至今)。稍微休歇缓足兵马精神之后,扬鞭奔向历史闻名的汉曲城境界。

走到米山附近时,已经是人困马乏,赵匡胤本想就此停歇。不过,当他拍马登上米山最东端的山顶上,四周环视一望,觉察这里略矮不适停驻,便狠抽一鞭,坐骑长嘶一声,后蹄一蹬朝东直奔罗峰镇的乌云山。他乘坐的马的后蹄使劲一蹬,便在米山顶的那块平面岩石上留下了一个深深地蹄印。

f3b56c9c04755f595b532c911e3ce925.jpg

赵匡胤是否来过当地,已经很难考证。但是这山顶的喦石上确实是有一个形似马蹄的石坑。到了明清时期,有人在这马蹄印处,修盖上一间类似庙宇的房子,并敬称为“马王庙”。而后,四乡形成习俗,在春夏两季,举办两次“马王庙山会”,热闹非凡。

有意思的是,米山上不仅有“马王庙”,后来还有一座“蚂王庙”。这个“蚂”,指的就是蝗虫。

根据《清·招远县续志》记载:乾隆四十年(1775年)有蝗;嘉庆七年(1802年)秋,有蝗;十九年(1814年)虫伤稼;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秋,七月,有虫伤稼。可见蝗灾在古代发生的频率并不低。


bcd77dcfe1643d377825ae68064657e8.jpg

(米山)在过去,科技水平有限,人们针对蝗灾没有太好的办法,只能寄托于迷信的思想。因此,在清嘉庆年间(1796——1820年),当地的灵山乡曲城社组织捐款,在米山顶上的“马王庙”旁边又建起了一间“蚂王庙”。房屋比“马王庙”较矮小,庙内中间供台上泥塑一只“蚂蚱”,寓意“蚂蚱王”,保佑一方不再遇灾。

从这时起,米山上就有了两座庙,名字还是谐音,一个叫“马王庙”,一个叫“蚂王庙”。不过,后来到了抗战时期,因为时局动荡,米山的山会逐渐淡了下来,两间庙宇也随之荒颓,如今旧貌已不存。(本文作者:曹景廣)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|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