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远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,快人一步

查看: 509|回复: 0

[热点事件] 山师学子赴招远探寻黄金非遗文化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16

主题

0

回帖

60

积分

满月宝宝

Rank: 2

积分
60
发表于 2017-8-12 22:27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|

x

2017年8月5日,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烟台“中国金都”社会经济与文化调研团队走进招远,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进行了考察调研。

上午,实践队来到招远市阜山镇的“中国黄金第一村”——九曲蒋家村,在这里,队员们见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”的第八代传人王德宇。王德宇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员,带领队员们参观了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遗址,并与队员们针对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讨论。

在与王德宇的交谈中,队员们了解到,此项技艺的产生与大规模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,宋代时山东登、莱两州已开始使用铁锤、石臼、石磨、石碾、溜槽、陶尊(或坩埚)等工具,通过手工操作的破碎、磨粉、拉流和熔炼而采冶黄金,其技术核心是通过重力选矿,高温熔炼提取黄金。

王德宇介绍说:“如今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传承已经走上正轨,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传承发展模式。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,仍然存在艰巨的困难。”的确,在大量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当代,

如何保护它们,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队员们在参与调研之余,针对技艺的保护,与王德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。

随后,队员们采访了在选矿厂前线工作20余年的工人,他们都是蒋家村村民。当问及村民对“非遗”保护与传承的看法时,他们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:“王总是第八代传人,他的父亲是第七代传人,尽管现在机械化发展起来,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记古法炼金技艺,这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财富。”


DSC_0618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|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